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范(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普法宣传全过程各方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任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
坚持分类实施,统筹推进。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求和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系统安排,科学规划,分类设定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深度融入法治实践,引导师生员工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师生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更加牢固,依法治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学校法治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加强宪法教育,强化宪法宣传,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员工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坚决维护宪法尊严。
(三)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开展以民法典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大力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
(四)深入学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加强专业素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宣传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领域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全面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
(五)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党章、准则和条例等,将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三、工作举措
(一)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
坚持和完善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领导体制和治理体系,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一步健全学校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校务会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重大决策全面落实师生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要求。加快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设,明确校、院两级职权关系,明确学院和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保障师生依法、依章程有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持续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成效。
(二)大力实施法治观念提升工程
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求,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法治观念提升工程的重点。制订领导干部学法规划,将宪法、民法典等内容列入校党委和二级单位两级中心组学习内容,把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全面提升教职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将法治教育作为员工入职、干部培训的必训内容。通过普法学习会、参观实践等方式,确保每位教职员工定期接受一定课时的法制教育培训,切实增强教职员工的法治意识。
(三)不断加强青年学生法治教育
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开学第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将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采用参与式、实践式教育,组织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开展的“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和“宪法卫士”行动计划。
(四)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发挥学校政法类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做好校内普法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以“12·4”国家宪法日为宣传活动载体,开展宪法宣誓、宪法晨读、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法治文化作品,在校园设置法律文化墙,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展览、法治电影展播。通过学校微博、微信、网站等校园媒体,积极宣传法律知识,进一步培育打造法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五)统筹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创新
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坚持效果导向,在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传统有效的宣传形式上,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加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在普法教育中的运用,采用微电影、微视频等互动式、场景式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提升法治教育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使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为师生喜闻乐见。
四、组织保障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单位要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教育普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普法,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紧抓好。
(二)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各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三)落实经费保障。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将法治宣传教育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证普法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四)加强考核评价。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文明单位评比、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单位年度考核体系,鼓励师生参与法治教育评价,及时了解普法工作成效,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